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教育】你给的,是孩子想要的吗?

2014-05-29 包子君 包头日报

我们给予的,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?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?该让孩子们怎样过自己儿童节?

“六一”前夕,面对记者的这些问题,儿童教育专家、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直言,关爱孩子,应当从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开始。

“只有真正了解孩子,才能给他们最需要的关爱。”丛中笑说。

倾听孩子心灵的声音

问:在很多家长看来,自己对孩子的爱“无可挑剔”,但孩子非但不领情,还会产生逆反心理。这是因为父母不了解孩子吗?

丛中笑:家长是一种身份,更是一份责任和一门学问。人们养好一棵绿植都需要购买指导书,了解植物生长规律,何况培育一个孩子?

孩子的身心成长和植物一样,也有自身规律,不同的是,内心世界并不像植物那样直观。这要求家长更加细心、耐心,学会观察孩子,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,倾听来自孩子心灵的声音。这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办法,也是对父母最大的考验。

很多家长把关爱简单化,不少父母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。应该说,父母的确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,但另一方面,家长要知道,自己给予孩子的东西是有选择的,不要把社会上认为“光鲜”的要求都强加给孩子,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,不仅自己辛苦、委屈,浪费了金钱和精力,孩子也苦不堪言。

爸爸妈妈们要明白,一次好的成绩、一个好的学校,未必就意味着孩子长远的幸福。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从不断的尝试和观察中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和潜能,家长和孩子之间才能在引导和尊重中形成良性互动。

别让孩子沦为儿童节的“陪衬”

问:每年“六一”期间,孩子们都会被组织参加一系列庆祝活动,收到一些礼物。在您看来,我们应当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儿童节?

丛中笑:对孩子的关爱,不能仅仅表现在儿童节这一天,而是应该是在每一天、在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。当然,“六一”是一个集中的时间点,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有重要意义,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对待这个特殊的日子。

“六一”是儿童的节日,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高兴,喜欢。我们设计的活动,安排的相关事宜,一定是要孩子们喜欢、愿意参与、发自内心盼望的。

比如,对不少留守儿童来说,这一天最希望能和父母在一起;很多城市的孩子也希望,爸爸妈妈能够陪自己一天。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,孩子需要一个有更多感情交流的儿童节。

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对儿童节的活动进行安排规划,让孩子成为这个节日的主人。欢快永远是“六一”的主格调。要避免把孩子当做摆设、工具,千万别让孩子为了排练一个节目,累得一个月都睡不好觉。不要让孩子沦为“六一”的陪衬,满足了各方需求,却失去了自己。

给孩子一个阳光的生命底色

问:有些家长已经发现自己对孩子并不了解,但也有家长认为,相比于让孩子掌握知识和技能,心理并不是那么重要。您怎么看?

丛中笑:的确,很多家长更重视知识、技能等智力因素,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、健康人格的培养。在当前过度强调知识、成绩的教育环境下,家长们难免产生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态,习惯于让孩子学“有用”的。

但同样不容忽视的现实是,很多智力和成绩很好的孩子,在成长过程中甚至成年后都有不快乐的情绪,或因心理问题去伤害他人。这就是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、知识性和社会性的“两个轮子”没有平衡发展。

孩子健康全面发展,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,更要培养健康人格。我们应当赋予孩子一个阳光的生命底色,去积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。

当然,转变并非一日之功,还有漫长的路要走,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分子。

据新华社电 记者 黄小希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